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529)
- Oct 01 Sat 2022 08:46
6歲童發燒咳嗽 同時染流感新冠
- Sep 30 Fri 2022 08:10
貝嫂拋橄欖枝?!邀百億媳婦來看秀
- Sep 30 Fri 2022 07:21
獨/上萬房倒塌!她憶921:像地球爆炸
- Sep 27 Tue 2022 08:47
台指期 外資減碼多單
美股四大指數持續走弱,台股昨(26)日震盪走跌,終場指數破底、創近二年以來最低,期貨商表示,台股開盤即摜破萬四位置,目前新台幣依舊走貶態勢,短線在外資熱錢撤出下,可以選擇權方式進行避險操作。
台指期昨日下跌360點收13,758點,與現貨逆價差擴至20.19點,電子期轉為逆價差0.98點,金融期逆價差縮至1.35點,在台指期淨部位方面,三大法人淨空單增加4,726口,使留倉部位轉為淨空單3,644口,其中外資多單減碼且空單加碼,淨多單減少4,524口至137口;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台指期淨空單增加5,540口至5,578口。
- Sep 27 Tue 2022 08:32
集保拓展業務 擴大徵才
集保結算所為臺灣資本市場唯一的後台,下半年更規劃國外複委託保管服務、持續擴展基金業務、精進大數據平台與強化資安韌性,即日起擴大引才,招募六個職類人員共16~20名。
證券商公會統計,臺灣複委託開戶數已突破350萬戶,累計成交2.2兆元,顯見複委託業務蓬勃發展。集保將與證券交易所分工合作,規劃建置「複委託保管服務平台」,將海外投資部位納入管理,保障國人資產安全。
- Sep 26 Mon 2022 01:28
天氣漸涼來泡湯!山水秘境谷關星願療癒開跑
- Sep 26 Mon 2022 01:09
高端日本卡關!薛瑞元叫屈: 因不清楚產品
- Sep 25 Sun 2022 00:34
噩耗!PC一堆賣不掉 專家爆:這家晶片廠最危險
在經濟學人、花旗先前示警,晶片(半導體)產業正轉變為「超級大蕭條」,可能遭遇10年、甚至20年來最嚴重衰退後,大摩最新報告指出,他們追蹤研究的半導體公司幾乎每家都在進行庫存調整,且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結束,在晶片產業最艱難時期,超微(AMD)的營運表現更令人擔憂,拖累周五股價重挫逾2%。
巴隆周刊(Barron's)報導,全球個人電腦CPU(中央處理器)兩大巨頭超微、英特爾坦承,目前PC市況比之前更加惡化,超微悲觀地表示,當前PC市場很「混亂」。
- Sep 25 Sun 2022 00:17
守護校園健康 台北大學、恩主公醫院產學合作
- Sep 24 Sat 2022 22:06
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陸續到貨 9/25、9/26長者追加劑開打
- Sep 24 Sat 2022 21:19
爆15年豪門婚變!女星藏頭詩「各自安好」總裁尪也呼應
- Sep 23 Fri 2022 06:03
梁文音化身婚禮歌手獻唱祝福 新輯每首歌都是她的內心紀錄
- Sep 23 Fri 2022 05:48
《通信網路》美律「聽」到問題 總裁:健康醫療耳機3年內拚占營收5%
【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】美律(2439)今(22)日舉辦「40未滿、耳力已老」微聽損大調查記者會,呼籲各界正視娛樂性聽力產品造成的聽力損傷問題,總裁黃朝豊認為該狀況不分世代正在發生中,故美律結合多年在電聲元件的技術,目標讓聽力輔具成為新時尚,希望2~3年內健康醫療相關耳機可以成長到3~5%。
總裁黃朝豊指出,調查顯示,有超過3/4的人近三個月都有耳朵異常狀況,可能有聽力損傷風險,且不分世代,都缺乏保護耳朵的知識,有鑑於此,美律將多年的軟硬體及設計含量,挹注在輔具上,搭配藍芽5.0技術,目標讓聽力輔具成為新時尚,目前健康醫療相關耳機占美律營收約2~3%,希望2~3年內可以成長到3~5%。
- Sep 22 Thu 2022 17:23
全家都玻璃娃娃 單親爸冒險外送養家
- Sep 22 Thu 2022 17:11
《社會》邊境解封了 指揮中心何時解散?王必勝:時間還沒到
【時報-台北電】本土疫情降溫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已經宣布分2階段邊境解封,10月13日「0+7」將上路,但指揮中心解散時機,指揮官王必勝表示,只要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COVID-19仍定調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(PHEIC),台灣就可能還需觀察疫情變化,再者,國內COVID-19防疫規範是否皆常態化,也是解散關鍵。
WHO預計10月中旬將解除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(PHEIC),屆時,是否指揮中心也會跟著解散?王必勝表示,不一定會跟世衛連動,仍要看國內疫情。
- Sep 21 Wed 2022 13:38
連2場戰勝郭泓志 錢薇娟感性首發聲
- Sep 21 Wed 2022 13:17
估疫情最高峰單日5萬多例 0+7未定
【記者王文智台北報導】國內COVID-19疫情持續,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19日預估,這波疫情最高峰單日病例約5萬多例,但不會到6萬例;至於入境檢疫「0+7」天新制,現在還在整備討論,實施日期未定。
- Sep 20 Tue 2022 02:28
連2日強震 張韶涵發文關心台灣:願所有人平安
台灣連2日(17、18日)來陸續發生強震,花東地區因此也出現災情,各界對此紛紛表示關心,現今已將事業重心放在大陸的歌手張韶涵也發文表達自己的擔憂,讓眾多粉絲相當感動,也留言祝福張韶涵。
- Sep 20 Tue 2022 02:20
學會兩大招術 好好退休過好日
根據主計總處統計,2020年台灣退休人數達10.3萬人,創下連續5年都超越10萬人的紀錄,顯示高齡化社會的時代已經來臨。基富通證券總經理王浩宇指出,做好退休準備,是每位國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,不過,想要安穩的退休生活,應該學會兩大招術。
第一招是4%法則,由美國學者威廉.班根(William Bengen)提出,意指每年從退休金中提領的生活費不超過4%,「理論上」可以支應退休生活無虞。反過來,也可用來計算退休金該準備多少。舉例:退休後預計每月花費3萬元,一年即36萬元,除以4%,得到900萬元,就是應當準備的退休金。